10-峇峇娘惹博物馆 | The Baba & Nyonya Heritage Museum
峇峇娘惹博物馆
私人宅邸变身公共博物馆
李润添是峇峇娘惹博物馆副馆长,也是第五代峇峇人。博物馆当今负责人的大伯,继承了祖先的遗产,他在英国时发现自己的家与当地博物馆有许多相似之处,便决定将家开放成博物馆,于1985年成立马来西亚第一间私人博物馆。导览行程包括游览荷兰街及鸡场街。
现有的博物馆于1861年时是由曾家所拥有,并由三间排屋组成。曾家四代都居住在这儿,直到1985年 才把其住家改为如今的博物馆。该建筑物复杂繁多的装饰和设计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多元文化和富裕生活下的时尚感。目前曾清秀先生的后裔依然掌管着这项家业。
峇峇娘惹的豪华居家风格
48号和50号房屋曾是主要寝室和居住地方。52号住屋则是仆人的住家,属于巴罗克风格的建筑物,是典型富裕华人的住家。长型的屋子,屋内又非常宽敞,裡边有一个天井,可以容许阳光及雨水进入屋内。
建筑物裡有些家私非常豪华。厚重的木制家私,皆是以中国的红木製成的,其设计则融合了中国、英国维多利亚及荷兰风格,还有拥有丰富的珍珠母镶嵌了盛开的樱桃花及各种鸟类的壁画,屋裡的陶瓷则是这些海峡华人特地向江西省及广东省,要求定制而进口的。
接待厅
曾经专属于男人的接待厅,墙上大量的华人刺绣凸显了该家族的根源来自中国。接待厅展现出当时重视父权的社会现象,拥有社会地位的男人才可以在厅中讨论事务,而那些妇女们只能透过暗厅裡的窥视小洞来得知接待厅的状况。
厨房
这裡是曾家女性消耗最多时间的地方,而且只有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才可以进入此地。由于妇女们经常聚集在这儿,因此这裡也成为了妇女们的聊天场所。烹饪方面,由厨师来打点所有的食材,母亲则会指点媳妇烹饪曾家的美味佳肴。
祠堂
在峇峇和娘惹的社会中,虔诚的孝心无疑是使家族团结的主要因素,也是让下一代了解家族的历史方式,以维持家庭的密切关系。峇峇娘惹博物馆至今还保持着祖家的角色,一年7次的祭拜,坐落于祖先的生日,祭日和华人新年前夕。供品都是家庭菜肴。虽然现在都不在以团聚的方式参与祖先膜拜仪式,但是都会以挂念的方式来记住他们的祖先们。
曾清秀家族的历史故事
曾清秀(司法官员)出生于1865年6月27日,是一名第二代海峡华人。他有一个外号叫做“四眼老板”,因为初期的他掌握着槟榔产业,主要提供给皮革制造业,娱乐性用途的槟榔告以及作为医药用途。马来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成为了橡胶产品的出口国,为了跟随当时工业的脚步,曾清秀便开始改种大量的橡胶树。
在这间曾清秀的宅邸曾举办许多豪华酒宴,并且还有女人和歌舞伴送。1919年,他突然逝世,享年54岁;留下正夫人,三名如夫人和他的儿子曾胜旗。而其儿子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庞大产业的继承人。
曾胜旗并不喜欢花天酒地的都市生活,也厌恶吵杂的夜市生活,因此他在1932年搬迁至海湾别墅;在那儿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岁月。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胜旗一家曾经短暂在城市逗留。其子女便开始在海外求学或组织了新的家庭。在过后的岁月其实屋便用作为办公处和祭拜祖先的地方。
Comments
Post a Comment